“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當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立春”便開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于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p>
北京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22年2月4日開幕,那天便是立春。
大自然有自己的律動,立春來到,大地蘇醒,萬物萌動。朱自清在《春》中寫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标柟獬渑媪?,風柔和了,雨水多了?!按旱饺碎g草木知”,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的活動也發生了變化。
大自然的這種律動就是物候。立春第一候為“東風解凍”,東風送暖,緩解了大地的嚴寒;立春第二候為“蟄蟲始振”,泥土里冬眠的蟲子漸漸蘇醒;第三候為“魚陟負冰”,河面還沒有完全解凍,魚兒游上水面。
立春是春天的前奏,立春之后,氣溫回升,日照時間漸長,降水增多。但這時候仍然是“春寒料峭”“乍暖還寒”。氣象學上將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作為春季開始的標準。按照氣象學標準,立春到來時,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大約只有67萬平方千米是春天。
早春時節,一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往往相差10℃以上,大風、降溫仍然是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的主角,并常伴有小雪飄落。據統計,2016-2022年的立春期間,全國平均發布氣象預警8606條,其中以道路結冰、大霧、大風、寒潮等預警最為常見。
圖解:節氣預警大數據報告之立春
立春的農事活動是“天子耕帝籍,辨土宜”。在古時,立春這一天,皇帝親自下地耕田,替蒼生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莊稼種在節氣上”,立春過后,春耕開始了。我們在年畫中,經??吹健氨薮号!钡膱鼍?,這也是立春的習俗之一。用鞭子象征性地抽打春牛,意味著一年農事的開始,同時也寓意送寒氣,驅兇避邪。
“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立春后還可能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農業生產仍要防范寒潮低溫和雨雪天氣的不利影響。
立春的花信風為迎春、櫻桃、望春?!盎▌右簧酱荷?,花開了,春意隨風蕩漾。
迎春花:一朵、兩朵……越來越多的黃色花苞次第綻放,打破了冬季的沉悶,像是春天的使者。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被稱為“雪中四友”。
櫻桃花:一簇簇盛開的櫻桃花隨風搖曳、落英繽紛,捎來春的問候。唐代詩人皮日休形容櫻桃花:“婀娜枝香拂酒壺,向陽疑是不融酥。晚來嵬峨渾如醉,惟有春風獨自扶?!?/p>
望春花:望春花散發出陣陣濃郁的香氣,花朵大,色彩艷麗,外表和香味都很“高調”。望春花眺望春天,花紅柳綠的春天就快到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常常在立春的時候“咬春”:北方地區的人們吃春餅、蘿卜,南方地區的人們吃春卷——雖然食物不同,同樣都是對春天的期待。天氣寒冷,但人們的心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靠近而向往著春天。
立春偶成
宋·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策劃:蘇杰西 文字:徐嫩羽?攝影:廖勝春?劉明祥?制作:李響 設計: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