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一艘貨輪從俄羅斯出發,前往中國臺灣省,其間經歷了臺風“軒嵐諾”和“梅花”,最終將貨物安全送達。這背后離不開我國自主研發的遠洋氣象導航系統,它制訂的最佳天氣航線為遠洋船舶保駕護航。
當前,國際海運通道承擔了我國外貿貨物運量的90%以上,是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海運的平穩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而遠洋氣象導航是船舶安全經濟航行的重要保障。
導航技術不斷發展 增強海洋科技自信
遠洋氣象導航的發展得益于氣象科技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隨著人們不斷深入了解天氣氣候,氣象導航也從季節性推薦的“氣候航線”轉變為更精細的“氣象路線”。
長期以來,為船舶提供氣象導航服務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曾經,幾乎所有的中國遠洋船舶都不得不使用國外企業的氣象導航服務,這對國家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我國海上貿易往來日益頻繁。2017年,國家氣象中心與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著手現代化船舶氣象導航研發,成立氣象導航服務團隊。2019年,“國船國導”展開新篇章——我國自主研發的遠洋氣象導航系統取得初步進展,團隊正式開展船舶氣象導航系統服務。各類商船、工程船等開始改用我國的遠洋氣象導航系統,結束了國外企業壟斷我國遠洋氣象導航市場的歷史。目前,累計服務船舶超過5000艘次,航線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
2022年,一艘貨船在臺風“梅花”來襲前從印度尼西亞起航。由于接到臺風預報,船舶原計劃原地等待“漂航”。此時,氣象導航服務團隊建議繼續航行,在高雄附近等待。第二天臺風移速加快,貨船成功避開臺風,減少了12小時的等待時間,保證了航行的安全和經濟效益。
“如果臺風預報偏一點,就會給船舶安全造成極大影響?!贝L吳國生說。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平均一年約有26個臺風生成。與臺風打交道,氣象導航服務團隊選擇路徑的信心和底氣來源于對天氣系統的精準把握和對船舶的精準把控。
近年來,我國氣象導航系統不斷發展,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氣象導航業務系統、國產船舶跟蹤與氣象導航系統等,在精細化等方面甚至超越國際水平?;贛ICAPS技術框架,打造了集中國氣象局全球數值預報產品、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海洋觀測產品、風云氣象衛星產品等于一體的平臺,遠洋導航多源數據、遠洋導航航線模型與算法、電子海圖、船舶實時定位信息等也融入其中。
中央氣象臺為“華洋玫瑰”號提供氣象導航服務 中央氣象臺供圖
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保障航行安全和經濟
吳國生有20多年的航海經驗。他介紹,一般船上收到的天氣信息內容寬泛,區域覆蓋范圍比較廣,缺乏針對性。氣象遠洋導航提供的天氣信息則精準得多,能夠不斷監測船只所在位置的天氣情況,比如“明天中午6級風,順風”。
吳國生表示,就像開車時使用導航軟件,但因為海水是流動的,航海不僅要考慮到航線的規劃,還要考慮可能遇到的風浪。
遠洋導航有很多航線選擇,比如最短航線、最經濟航線、最安全航線、分段燃油航線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擇最合適、安全、經濟的航線,是遠洋導航的最終目標。為了讓航線的選擇更加精準,氣象導航服務團隊選擇的航線經常是上下波動的折線,每一個細小的轉向點都力爭做到“最佳”,由此可見服務的精細程度。
今年9月,一艘從俄羅斯南下的貨船離港后,就和北上的臺風“軒嵐諾”相向而行。為確保安全,船舶只能原地等待。這時候,復航時間的選擇尤為關鍵。氣象導航服務團隊通過分析多家模式預報,結合航海經驗,建議及時復航,既保證了安全,又節省了時間。當貨輪繼續前行時,臺風“梅花”生成了。如果按照原計劃航行,貨輪將與“梅花”正面交鋒。氣象導航服務團隊利用臺風風圈的特點,建議在福州等待,大大縮短了等待時間。
而另一艘貨船則遇到了臺風“奧鹿”。氣象導航服務團隊建議繞航80海里通過臺風尾部。然而,船長未聽取建議,堅持加速通過臺風頭。接著,臺風迅速加強,船舶無法穿過臺風頭,不得不等待3天?!斑@就是遠洋導航的專業和價值?!睔庀髮Ш綄<覄f。
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國外企業同賽道競爭,在遠洋導航方面,我們已經努力了40多年,而努力并不是一帆風順的:20世紀80年代,氣象部門開展氣象導航技術研究;2005年,航線幾乎遍布全球各個主要港口,卻因為遭遇各方面瓶頸而暫停了部分業務;2017年,氣象部門再出發、再突破,自主研發國內首個集陸路導航和內河、海上導航于一體的氣象導航軟件……
目前,我國遠洋氣象導航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隊伍、數據和產品,未來將重點提升平臺的承載能力、處理能力,產品的質量和豐富程度?!霸趪业闹匾暫痛罅χС窒?,我們有信心躋身氣象導航領先行列?!眲f。
隨著氣象科技不斷進步,遠洋氣象導航水平隨之提升。我國衛星和雷達觀測、實況觀測、模式計算等水平不斷提高,全球海洋氣象預報能力不斷增強。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王軍認為,海洋運輸必須持續保證氣象數據的準確性和航行方案的合理性。遠洋氣象導航學科交叉性極強,涉及氣象、海洋、航海、通信等眾多領域。依托中國氣象局氣象專家的專業能力,跨學科人才的培養和成長也將為氣象導航注入新的活力。
對于遠洋企業而言,氣象導航關乎其切身安全和經濟利益,很難下決心改變合作伙伴。積跬步,以致千里。氣象導航服務團隊表示,將進一步提高高分辨率的全球天氣、海洋數值預報水平,讓更多的遠洋船舶使用由我國提供的氣象導航服務。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國氣象局將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布局我國遠洋氣象導航工作,建立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技術領先的遠洋氣象導航業務,實現海洋氣象觀測、通信等關鍵基礎設施自主供給,全面實現“國船國導”。(張格苗、王晨、谷星月、閆泓對本文有貢獻)
(作者:徐嫩羽?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