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深入推進局企合作是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自2010年起,中國氣象局先后與多家央企開展合作,在關乎國計民生的多個領域取得明顯效益。從今天起,中國氣象報刊發“局企合作看成效”系列稿件,系統展現中國氣象局面向天氣高敏感行業大型央企、持續推進專業氣象服務發展的行動與成果。
?2021年海南精細化氣象服務累計為航運企業增加通航窗口期1538小時;國產大飛機C919自然結冰試飛氣象保障工作助力國內航空器自然結冰試飛實現“零的突破”;基于氣象衛星的火點險情監測服務,為山東電力節約保障成本數十萬元……這一串串數據,是中國氣象局持續推進面向天氣高敏感行業大型央企專業氣象服務發展成果的縮影。
記者從6月29日召開的中國氣象局規范有序推進央企氣象保障服務專題會議獲悉,自2010年起,中國氣象局先后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國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等央企開展合作,在能源、交通、保險三大重點領域氣象服務方面取得明顯效益。
在能源領域,氣象部門以“開源節流”為導向,服務覆蓋產、運、銷、儲全鏈條。在湖北,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多次成功應對編號洪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居世界第一;在重慶,逐時、逐日電力負荷預測模型的應用,助力保障當地平穩度過冬夏用電高峰;新疆、青海氣象部門“一對一”服務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的風電廠和光伏電站,為項目選址、設備選型提供技術支撐;華風氣象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推進國家能源集團氣象大數據平臺建設,探索以“能源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及“能源氣象場景化應用”為重點的氣象保障服務。
在交通領域,智慧氣象護航陸??者\,保障經濟“大動脈”安全運行。北京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機器人“氣象小兵”,為鐵路防汛決策指揮和一線作業提供定制化氣象服務;天津建成高鐵氣象服務平臺及高鐵氣象App,提供高鐵沿線氣象要素預報和影響預報,將氣象信息融入高鐵日常安全防控工作;遼寧將預警信號細化至具體的鐵路線路,創新推出鐵路沿線分段預警信號的分眾分級推送。
在保險方面,氣象部門全力拓展服務范圍,在天災面前為農戶減少損失。內蒙古、河北、天津等地氣象部門全面對接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地分公司,分別研發牛羊天氣指數以及金銀花、小站稻、大蒜等特色氣象保險產品;浙江、江蘇、江西、河南、陜西多地積極推行保險氣象證明無紙化、農業保險一站式服務等措施;西藏昌都的藏漢雙語版“氣象災害保險小程序”,幫助農牧民實現線上辦理保險理賠;廣東中山低溫指數農業保險從確認觸發理賠到結案最快僅需18小時。
“在局企合作中,氣象部門不僅提供信息支撐,更強化科技創新,讓用戶充分享受技術紅利帶來的趨利避害效益?!敝袊鴼庀缶謶睖p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薛建軍表示,下一步,氣象部門仍將以需求、目標為導向,加快推進氣象服務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以“一企一策”模式深化開放合作,切實推動專業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
(作者:吳卉 葉奕宏?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