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紹員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創新驅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系統觀念、改革理念、開放思維、整體效能,將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氣象科技創新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生動實踐,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及局黨組系列決策部署融會貫通。
一要深刻理解報告要義,強化責任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核心作用、統帥力量、領袖風采充分展現,思想偉力、真理偉力、實踐偉力全面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方大放異彩,民心所向、民心所望、民心所歸厚植牢固,大國形象、大國氣派、大國影響顯著展示,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堅強有力。
二要深刻感悟報告精髓,強化“三個務必”。報告從戰略全局對黨和國家事業作出規劃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戰略。全面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立場、核心觀點和科學方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全面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深刻闡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愿景,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藍圖。準確標定黨的自我革命新高度,彰顯了興黨強黨的堅定決心和崇高使命。報告首提“三個務必”,是“兩個務必”的新發展,是“兩個大局”的新趕考。
三要深入把握報告要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找準氣象發力點。報告作出了建設農業強國、交通強國、制造強國、航天強國、海洋強國和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等重大部署,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氣象高質量發展,既是其中應有之義,又是關鍵支撐要素,必須準確把握結合點發力點,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實現氣象高質量發展目標。
四要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動創新驅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報告系統闡述了教育、科技、人才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定位,強調的“三個第一”“三個戰略”“三個強國”是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有機整體,是新時代氣象科技創新的重要遵循。廣大氣象科技工作者要持續學深悟透做實,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面向人民生產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高水平氣象科技自立自強為建成現代氣象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明確定位。堅持創新在氣象現代化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確科技引領支撐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定位、首要目標、首要任務等“三個首要”。
二是改革體系。重構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創新平臺基地,加快國家級院所和省所改革,提升全國氣象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三是攻關突破。強化頂層設計,堅決打贏氣象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監測預報服務等領域重大項目,增強氣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
四是完善機制。健全地球系統數值預報等新型舉國體制,圍繞業務需求、業務轉化、業務貢獻強化科技“三評”導向機制,激發服務新型業務的創新活力動力。
五是開放協同。實施科技大開放,面向系統內外、國內外配置創新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氣象開放創新生態,促進資源集聚、協同增效。
六是支撐“雙碳”。發揮氣象科技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支撐作用,積極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監測科學數據和創新科技成果,引領參與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服務人與自然生命、人類命運、社會治理“三個共同體”建設。
七是人才為本。務實推進氣象行業局校合作,加快創新人才戰略布局,突出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著力形成競爭比較優勢,努力建設世界重要氣象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作者系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司長)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