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幟、指方向、明方略、繪藍圖,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明確新時代新征程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激蕩人心、鼓舞奮進,是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啟新階段、書寫新篇章、實現新飛躍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這一系列重要論斷,具有深刻的歷史洞察力、重要的理論引領力、強大的實踐指導力,為氣象防災減災和公共服務工作進一步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做好氣象服務保障是氣象事業發展的立業之本。站在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站穩人民立場,瞄準服務精細,堅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以氣象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堅持人民至上,以高品質氣象服務增進民生福祉。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百余次提及“人民”二字,強調“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呼聲和社會關切也始終是氣象服務的風向標和動力源。對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要推動氣象服務向高品質和均等化迭代升級,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智慧精細、開放融合、普惠共享的氣象服務體系,建設產品自動制作、服務按需提供、智能在線互動、效益定量評估的氣象服務支撐平臺和氣象服務眾創平臺,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和廣覆蓋,推動全方位、多視角、廣覆蓋的全場景民生氣象服務,讓氣象現代化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守護生命安全,以先導性氣象服務筑牢第一道防線。習近平總書記以統攬全局的戰略思維和寬廣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問題,強調要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氣象日益成為防災減災的先決條件、服務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們要牢牢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升氣象防災減災預警先導能力,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決策信息支持系統,強化預警信息精準靶向發布,完善以預警信息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全社會防御氣象災害水平,努力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氣象災害風險,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融入國家重大戰略,以精細氣象服務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強國藍圖、引領復興航程,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農業強國、航天強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重要論斷,也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做好氣象服務工作的殷切期望。氣象在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承擔著全方位服務保障職責,我們必須不斷推動氣象服務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著力構建“氣象+”服務格局,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現代農業、交通運輸、能源、海洋經濟等戰略產業和電力、金融、保險等高敏感行業,主動提升生態文明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持續發揮人工影響天氣作用,凸顯氣象避災減損、賦能增效獨特優勢,全面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唯擔當。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加昂揚的奮斗精神、更加堅定的必勝信念、更加務實的行動舉措,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推動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氣象支撐!(作者系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