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至,乍暖還寒。2月4日,走進貴州省雷山縣望豐鄉滿天星茶葉基地,漫山遍野的茶葉即將進入采摘期,茶農正忙著除草、施肥。在氣象部門與保險公司精細服務下,茶農今年有了更強的底氣。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海拔相差懸殊,立體農業特征明顯,山地農業天然的脆弱性、稀缺性、分散性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加之干旱、冰雹、低溫凝凍等災害性天氣頻發。
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工程師劉宇鵬表示,近年來,貴州氣象部門不斷深化部門聯動,通過提早謀劃、嵌入聯動、延長服務等舉措,立足貴州特殊的地形與氣候條件,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氣候可行性論證、產量預報、氣象指數保險、氣候品質認證等工作,圍繞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鏈條氣象保障服務。
雷山是貴州茶葉種植大縣,有16.5萬畝茶園,全縣茶產業年產值達10億元。然而每到春茶采摘關鍵時期,極易遭受低溫霜凍天氣的不利影響,導致茶葉減產、茶農減收。
為進一步解除茶農后顧之憂,去年雷山縣氣象局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雷山縣支公司合作,共同推進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工作,利用大數據制作茶葉保險理賠氣象監測站低溫概率分布圖,確定了茶產業定損模式,優化了理賠環節。兩部門也共同強化了防災減災服務。
當下,甕安縣猴場鎮油菜集中育苗示范點的兩萬多畝油菜正進入開花期。猴場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新建介紹,“去年冬天氣溫較高,導致油菜花期提前了,加上近期的少雨天氣,油菜生長受到一定影響,菜苗較為瘦弱?!?/p>
2月13日,貴州省甕安縣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人員到平定營鎮梭欏壩區油菜種植基地實地察看油菜生長狀況。 李正濤 攝影
為確保油菜順利進入采收期,縣氣象局搶抓有利天氣過程,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縣農業氣象服務人員深入田間察看油菜長勢,調查土壤墑情和病蟲害情況,制作油菜專題服務材料,協助農戶應對天氣的不利影響。
作為全國油料主產省之一,貴州油菜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五位。然而據劉宇鵬介紹,受喀斯特地貌影響,貴州山地土層淺薄,蓄水保水能力較差,土壤肥力不足,導致油菜產量和效益易受干旱、低溫凝凍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
考慮到山地地形對油菜種植面積管理的不利性,貴州氣象部門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對全省9個市(州)13個縣(市、區)204個鄉(鎮、街道)的油菜種植面積進行遙感提取與核實,便于對全省油菜生產、優化布局和規范種植進行進一步服務。
此外,貴州氣象部門還確定貴州旱地農業氣象干旱指標,解決山地農業干旱監測“卡脖子”問題;初步形成“六盤水紅心獼猴桃”“黔東南優質稻”“畢節數字烤煙”“遵義辣椒高粱”等特色服務技術研究團隊……一項項創新型氣象服務盡顯山地特色。
根據預測,今年春季貴州西部地區氣溫持續偏低,部分地區存在夏秋冬春連旱風險,全省冰雹災害較常年偏早偏重,2023年貴州春季農業生產形勢嚴峻。對此,貴州氣象部門提前謀劃部署,啟動春耕春播春管氣象保障和夏糧油產量預報服務;精準對接農業需求,開展特色產業氣候年景預測,加密農用天氣預報服務;聯合省農業農村廳推進高標準農田全鏈條氣象服務示范建設;完善聯合發布工作機制和為農服務窗口、呼叫平臺、微信小程序、工作群等服務渠道,確保做到早安排、精準備、準對接、廣覆蓋。
(作者:陳思靜 吳放 彭方晨?責任編輯:張林)